上海汽車展覽上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創(chuàng)新技術?
2023 上海國際車展上新能源汽車創(chuàng)新技術眾多。比亞迪的云輦技術融合軟硬件,提升駕乘體驗;奇瑞捷途的昆侖平臺在多方面具核心優(yōu)勢;長城哈佛的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 滿足全場景高階駕駛需求;紅旗“旗幟”超級架構 FMEs 涵蓋電動與智能平臺;埃安 Hyper GT 的衛(wèi)星紅外遙感技術助力智能駕駛。此外,還有高能量密度電池、中央計算架構等諸多創(chuàng)新技術亮相車展。
在高能量密度電池領域,寧德時代凝聚態(tài)電池和欣旺達閃充電池紛紛嶄露頭角。凝聚態(tài)電池以其卓越的能量密度,為新能源汽車的長續(xù)航提供了堅實保障,讓用戶的出行不再受限于電量焦慮。欣旺達閃充電池則聚焦于充電速度,大幅縮短充電時間,提升了新能源汽車使用的便捷性,如同為車輛配備了快速能量補給站。
中央計算架構與域控制器方面,芯馳科技 SCCA2.0 和福瑞泰克中央計算平臺成為關注焦點。它們優(yōu)化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,讓車輛的信息處理更加高效、智能,就像為汽車裝上了一顆強大的“智慧大腦”,能快速準確地處理各種指令,提升整車的性能與安全性。
GPT 大模型上車也是一大亮點,阿里通義千問、商湯日日新 SenseNova 等讓汽車變得更加“聰明”。通過與這些先進的大模型結合,汽車擁有了更強大的語言交互和智能決策能力,為用戶帶來更加個性化、智能化的駕乘體驗。
車載屏與燈組的進化同樣引人注目。華為光場屏帶來沉浸式視覺享受,AR - HUD 將重要信息直觀地呈現在駕駛者眼前,智能車燈則根據不同路況和環(huán)境自動調整照明模式,不僅提升了駕駛的便利性,還增添了科技感。
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導航輔助駕駛技術,如華為 ADS 2.0 和小鵬汽車相關計劃,為自動駕駛的發(fā)展開辟了新路徑。激光雷達新突破,像禾賽 ET25、亮道與 Aeva 合作、北醒光子車載 512 激光雷達平臺等,進一步提升了車輛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感知能力。
總之,2023 上海國際車展上新能源汽車的這些創(chuàng)新技術,展示了行業(yè)的蓬勃發(fā)展與無限潛力。它們從動力、智能、感知等多個維度推動新能源汽車不斷進步,為未來出行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。